上海财经大学第一届涉外社会法治论坛“跨境劳动的法律挑战与治理”专题研讨会在沪召开
2025-07-07 09:17:44 浏览:
2025年6月27日,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主办,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协办的“跨境劳动的法律挑战与治理”专题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举办。

秉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思想,本次研讨会以探寻跨境劳动治理的新范式为目标,涵盖中国企业海外用工与外国劳动者来华就业的双向议题,为跨境劳动用工的学术研究及实务探讨提供一个高水平、多元化的交流平台。通过研讨会分享实务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凝练中国企业用工“走出去”及外籍人才来华就业的主要问题和治理思路,为全球劳动力市场的良性互动提供“中国方案”。
来自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上海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等实务部门专家,以及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等院校学者共计4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共同为构建开放、公平、可持续的跨境用工环境凝聚共识。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国良,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解仲裁管理处处长邱宝华,上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傅佳唯,上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庭长韩琰,上海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外国专家服务部(外国人来华工作事务部)主任谢一帆,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主任陆敬波,上海市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会长曹艳春(王全兴代)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吴文芳主持。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吴文芳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国际人才流动与劳动法律协同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对完善外籍劳动者就业管理制度与法律体系的迫切需求出发,强调了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推动下,国际人才流动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此外,吴文芳教授就其主持的人社部2025年重大课题《外国人来华工作劳动法律问题研究》进行了汇报。

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主任陆敬波表示,外企“走进来” 与中企“走出去”的相关法律服务是全球化用工治理的核心议题。针对当前中国企业“出海热”持续升温等现状,期待学界和实务界在跨境劳动法领域研究与服务能进一步深化。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朱晓喆表示,从长期来看,中资企业出海规模较大且呈现增长趋势,如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并促进跨境用工的有序发展,是学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此外,朱晓喆教授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目前发展的重点,围绕上海“三个中心”的发展定位组建涉外法治、经济金融法治等研究团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全兴代表上海市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会长曹艳春发表了致辞。王全兴指出,本次会议选题兼具国家战略意义与学科研究价值。在“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国家战略背景下,人力资源市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居于关键地位;其中,以上海为代表的人才高地建设需发展国际竞争力人才市场,涉外人才的劳动法保护思维有其特殊性,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劳动法学科意义上,“涉外”已成为普适研究视角,跨境劳动用工场景将催生新的特殊规制需求,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长期探索的空间。

此次会议为期1天,共设置“外国人在华就业劳动法律问题研究(一)”“外国人在华就业劳动法律问题研究(二)”“跨境劳动规制的比较框架”“出海企业跨境用工的风险和完善研究”4个分论坛,围绕外国人劳动法律适用实务争议、国际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条款、跨境劳动者职业病、工伤等具体权益保障等议题展开讨论。